返回首页

私募频现“僵尸”基金 投资人回本遥遥无期

来源:中国网

来源:上海证券报


【资料图】

当基金净值遭到腰斩,回本成了投资人的奢望。

据渠道人士透露,截至7月17日,某知名百亿级私募旗下部分产品的净值仍在0.6元以下。此前该私募曾因旗下产品净值几近腰斩遭到投资者的质疑,其业绩至今仍未得到明显修复。事实上,私募业存在不少净值腰斩的基金,它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回本无望的“僵尸”基金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部分私募风控意识薄弱是造成旗下产品净值深度回撤的重要原因。对于这类净值严重受损的基金,管理人操作难度很大,因此管理动力大幅减弱,从而使投资人陷入“回本无望、赎回巨亏”的窘境。未来私募管理人应加强风险管理,拓展投研能力圈,灵活运用投资工具,真正做到“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。

超200只私募基金净值腰斩

此前因旗下产品净值大幅回撤被投资人举报的某知名私募,如今业绩依旧惨淡。

某渠道人士透露,截至7月17日,该私募旗下部分产品单位净值为0.5882元。

公开资料显示,2022年初,该私募因旗下产品净值跌至0.66元而遭到投资人举报。去年10月又有投资人称,该私募旗下部分产品净值已跌至0.54元,再次引起市场关注。

而这并非孤例。据第三方平台数据,截至今年6月底,共有241只私募基金成立以来回撤超50%,其中不乏网红产品。

比如,2020年2月,雪球大V关善祥创办深圳市灏四方资产,并在同年3月发行了多只私募基金。不过,截至7月28日,灏四方善祥二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净值跌至0.389元。云溪基金旗下也有产品净值几近腰斩。

某私募研究员分析称,大部分私募基金净值腰斩的原因是管理人风控缺位。“有些私募产品由于在高点成立,建仓较为激进,并未搭建足够的安全垫,风控体系也不够完善,在市场风格转向时往往遭遇较大回撤。与此同时,部分管理人能力圈相对狭小,甚至抱着押注赛道‘赌明天’的心理,从而造成基金净值的大起大落。”

缘何成为“僵尸”基金?

净值腰斩后,大多数基金的业绩很难得到修复,有的甚至会继续下跌。

比如,2021年底,灏四方善祥二号单位净值跌至0.5元以下,此后该基金净值一直在0.5元以下徘徊。

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,2021年9月底,博惠优选1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净值也跌至0.5元以下。在随后的半年中,该基金净值一直在0.4元至0.5元之间徘徊。去年二季度以来,该基金净值再次陷入调整,截至今年7月28日,净值已不到0.2元。

“不要说净值腰斩,哪怕是回撤超30%的基金,修复净值也异常艰难。”某头部私募人士坦言,净值大幅回调后,有止损线或预警线设置的管理人操作受限,部分基金更是只允许两成仓位运作。而没有预警止损线限制的私募也会选择相对谨慎的打法,回本的难度极大。

该人士还称,在净值回调过程中,基金经理可能要在大规模赎回情况下被动减仓,从而加大净值修复的难度。

另外,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部分私募在净值遭到腰斩后选择“躺平”,转而发行新产品,这也是“僵尸”基金频现的原因之一。

“一只私募基金净值遭到腰斩后,便进入漫长的净值修复期。在此期间,私募管理人没有业绩报酬收入,部分情况下甚至还需要减免管理费。因此,有些管理人选择发行新产品,亏损较大的老产品便成了‘僵尸’基金。”上述私募研究员透露。

私募管理人应持续提升专业水平

面对净值受损的基金,私募该如何避免其沦为“僵尸”基金?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修复净值。

首先,提升投研水平。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,近年来宏观环境趋于复杂,市场轮动加快,对此私募管理人不仅需要专注于自身的能力圈,还应提升宏观研究水平,加大投研覆盖范围,以应对市场的变化。

今年以来,多家私募扩充投研团队。近日,汐泰投资创始人朱纪刚透露,公司改变了以校招为主的思路,转而寻找成熟的投研力量;7月初,业绩压力较大的石锋资产发布公告,招募TMT行业研究员;源乐晟资产创始人曾晓洁也表示,今年以来公司引入了3名研究员。

其次,丰富投资工具,克服单一策略的周期性弱点。

沪上某百亿级私募人士近日透露:“公司去年招募了衍生品研究员,近期正在招募量化团队和固收团队,未来计划以多策略穿越市场牛熊。”

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7月31日,今年以来已有重阳投资、宁泉资产在内的近10家私募招募量化相关人才。

最后,加强投资者沟通。多位私募市场人士直言,在净值快速回撤过程中,管理人应定期向投资人介绍产品运作情况和后续操作思路,避免因投资者恐慌情绪加剧造成巨额赎回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