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怨无损刀郎新歌的成功
(资料图片)
□林如敏
刀郎新歌《罗刹海市》甫一发布,迅速在社交媒体上霸屏,人们纷纷为这位传奇歌手点赞,并就歌词文本做出了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解读。
刀郎和主流歌坛的那些恩恩怨怨,人们略知一二,所以尽管歌词表达得曲折隐晦,但看客大多能领略其中滋味并会心一笑。
确切地说,刀郎和歌坛诸大咖之间,谈不上“恩怨”两字,因为恩怨通常是双向的,而刀郎留给大众的只是受尽欺负的印象。比如他的歌风靡大江南北,却被批“不具备审美观点”“没什么品质”“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倒退”等等。
术业有专攻。大咖们的评论让人不明觉厉。但是多年以来,没有人认真地回答过一个问题:如果刀郎的歌真的那么不堪,又为何让老百姓如此着迷呢?
面对新歌引发的争议,刀郎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沉默。大咖们也一声不吭。刀郎的沉默是他一贯的调调,正如当年他被围攻时同样沉默是金;平日极尽高调的大咖集体失语,则可能是无奈的选择,因为谁回应谁可能就是那“马户”或“又鸟”。
有一些声音说,不要把刀郎的新歌和私怨联系在一起,那样是对中国流行音乐的低估。这样说显得格局比较大,不光是言说者格局大,同时也显得刀郎格局大。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如果说刀郎在创作这首歌的过程中,内心丝毫没有波澜,从不曾想起十几年前的那些辛酸往事,我是不信的。
承认有私怨的成分无损于这首歌的成功。诗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或者可以这样理解,刀郎因为私怨创作了《罗刹海市》,在完成个人表达一吐胸中积郁的同时,作品超越了私怨,具备了讽时喻世、针砭时弊的深刻。
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搞什么为贤者讳,去拔高刀郎的创作旨归,多少小说家的创作素材也是来源于个人经历。物不平则鸣,打你的左脸,你把右脸也送上,那只能是圣人,而绝不是常人。
作为常人,只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,行止由我、快意恩仇,没什么不好,也没什么不对。
标签: